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把我们应届生前途给毁了”:哈啰出行、转转等被曝毁约校招生!

“把我们应届生前途给毁了”:哈啰出行、转转等被曝毁约校招生

时间:2025-07-05 23:25:41 来源:揆理度情网 作者:焦点 阅读:650次

来源:时间财经

五月,把们被曝已经到了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应届“就业冲刺月”。一些本来准备就职的生前生应届毕业生却突然被企业方毁三方了。

在理想汽车被曝出毁约校招生之后,毁哈毁约5月19日,啰出小鹏汽车也被曝出了同样的行转校招情况,同一日,把们被曝还有消息显示,应届哈啰单车、生前生转转同样也存在毁约校招生的毁哈毁约情况。

北京京安律师事务所张越律师对时间财经表示,啰出“三方协议虽然不具有劳动合同的行转校招效力,但是把们被曝仍然对协议各方具有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得随意解除。应届用人单位单方解除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生前生通常违约金为该岗位半个月至一个月的工资。”

据悉,小鹏汽车为解约的学生提供5000元补偿。但这对于被毁约的学生来讲,仍是不小的打击。有毕业生在脉脉上称,“就这么低成本地把我们应届生前途给毁了,基本上现在都找不到工作。”

多企业毁约在校生

除了上热搜的小鹏之外,脉脉平台上,一位内蒙古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称,“转转app敢大规模毁三方”

脉脉上还有一位学生称,2022届秋招拿的哈啰出行公司上海普惠出行组的offer,就在刚刚,直接毁三方。该消息下面另一位网友留言称,“我昨天也刚刚被通知毁三方了,2022届,现在这个时间点可咋办呐,真的太恶心了。”

备注为陕西理工大学的乔同学也发言称,“好迷茫啊,春招末被公司毁三方,现在投了好多家,反应不是很理想,我人傻了都,马上毕业了,我该何去何从。”他称毁约方是西安当当网,岗位是Java。

这些发言下面,还有部分网友留言称“加一”,表示自己也被毁约不久。

时间财经联系转转、哈啰出行等方面,截至发稿时间,暂未获得回复。

小鹏方面此次被曝出来毁约校招生三方大约涉及20人,小鹏方面公开回应称,2021年初至今,小鹏汽车新增员工超1万人,其中已入职的应届毕业生约1600人,待入职的应届毕业生约900人,预计在今年7月规模到岗。近期,由于部分部门岗位调整与绩效优化,涉及了少量应届毕业生和相关员工的调整,小鹏汽车会继续沟通,妥善处理。

此前,理想汽车也陷入了类似的风波之中。5月初,理想汽车就被曝同样毁约了2022年毕业的校招生,其中不少人已经和理想汽车、学校签署了三方协议,准备等着毕业答辩结束后入职。

对此,理想汽车回应称,近期理想汽车进行了业务调整,部分岗位被关闭,涉及部分今年尚未入职的校招生伙伴。

因近期大厂毁约校招的情况较多,网传相关连在线协作表都做出来了,该表格录入了毁约三方的企业,涉及部门和解约时间等信息,该表格显示,有赞、京东到家-达达、小米、京东、雪球等公司均存在类似情况,时间财经未就准确信息进行核实。

最难的一届毕业生

疫情封校、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千万、多企业毁约校招生,今年的应届生被称为“史上最难”的一届。

“感到迷茫和无奈,不知道找什么工作,在哪儿找。”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大四毕业生小戴告诉时间财经,她走向市场才发现,普遍工资低、待遇一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于是她选择考公务员,由此也错过了毕业前一年九、十月份的秋招季,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她的考试延迟了,本来打算考完密集找一波工作,现在也被打乱了。

今年考研成绩出来后,知道自己没过国家线的小胡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来准备奋起去找工作的她,发现自己特别中意也过了初试的一家公司,因为疫情改变了招生策略,线上投了大量简历也大多杳无音讯,给回应的几家自己又不满意,“主要是回家了之后在家也待得有点懒了。”不过小胡还是准备抓紧最后几个月再冲一下。

据教育部数据,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较往年的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8%,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上升75%。

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2022届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有46.7%已获得工作邀约,数据低于2021年。50.4%选择单位就业,较去年下降6%。与此同时,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均较去年提高约3%。

而且2022届毕业生主动降低就业期待,平均签约月薪为6507元,较2021年的7395元下降约12%;签约月薪达10000元及以上的占比10.7%,较去年减少约8.5%。(北京时间财经  陈世爱)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9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事关教育、医保、出行
  • 物流3日达 韩国市场成跨境新蓝海
  • 中国资产大涨!地产指数涨幅第一,大金融“扛起大旗”
  • 机构:预计2023年VR装置出货量将回升至1035万台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举办 66个国家和地区已注册参展参会
  • 硅片产能远超需求,双良节能为何狂砸105亿元投建单晶硅?
  •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胡一帆:美联储或在明年下半年开始降息
  • 首批吃螃蟹的人 “第三支箭”后福星股份、世茂股份祭出定增计划
推荐内容
  • 涉房大宗资产频频打折拍卖 买家出手理性谨慎
  • 金融部门“三箭齐发”,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 斥资1.66亿元!比亚迪接盘西沃客车100%股权,加码新能源客车市场
  • 四洲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5838.1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8倍
  • 韩国开始审查股票做空交易,率先拿摩根士丹利开刀
  • “短视频化”后大幅减亏,B站为了盈亏平衡还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