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刺激政策陆续落地
一周市场回顾
上周上涨2.23%,中欧政策上证综指上涨2.02%,基金深证成指上涨2.64%,刺激创业板指上涨2.51%;分行业来看,陆续落地上周涨幅前三为:
煤炭板块(+7.39%)涨幅第一,中欧政策主因能源价格淡季不淡,基金持续高位运行;
电力设备板块(+7.26%)涨幅第二,刺激主因光伏行业业绩高增,陆续落地海内外需求旺盛;
有色金属板块(+6.91%)涨幅第三,中欧政策主因新能源金属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跌幅前三为:
医药生物板块(-2.01%)跌幅第一,基金主因新冠药物及检测品种获利回吐。刺激
数据来源:wind
中欧观点
新能源车和光伏等贯穿去年的陆续落地热点板块在上周表现强势,高弹性成长行业的中欧政策大幅上涨反映出市场整体情绪的回暖。当前,基金市场对于经济刺激政策的刺激预期不断升温,其中除了对于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外,对于新能源车等消费领域、风光电场和数字基建等新基建领域和体量较大的房地产领域的刺激预期尤甚。但即使不考虑疫情导致封控反复的可能性,常规性的核酸检查或也将对于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刺激政策落地的效果仍待时间检验,这意味着短期市场直接进入反转趋势的可能性偏低。市场信心的恢复往往领先基本面的拐点,预计短期市场或仍将以震荡为主,各行业中具有更强护城河的头部公司往往更容易在经济下行的末期受市场青睐。
配置建议
市场反复震荡的过程或将是提前配置下半年行情的优良时段。预计刺激政策落地的最具确定性的抓手很可能来自投资端,因为其对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较易见到成效。站在全年维度,继续看好中期具备高成长性和高确定性的新基建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能源基建、绿电和数字基建。建议开始持续增加对超跌成长主线的关注,其中的半导体和新能源板块已在最近数周逐渐获得了市场更多的认可。但基于对于市场振荡企稳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判断,针对成长行业的可配置窗口期仍较长,因此无需急于“抢反弹”,可逢低逐步增加配置。
对于债券市场,上周五5年期LPR单边下调15bp,1年期LPR保持不变说明政策重点仍在宽信用,MLF、OMO等中短端政策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边际降低,没有政策利率固定的资金宽松终究回收敛到正常水平。当前,央行上缴财政利润仍在投放,复工复产进度仍然偏慢,北京疫情贡献扰动,5月资金面整体风险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超常资金面宽松所隐含的债市调整风险不容忽视,建议提前降低杠杆,久期转为防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属于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责任编辑:焦点)
- 首款载人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发布
- 东航飞行事故搜救任务基本完成 初步调查报告事发30天内完成
- 教育部要求加大核酸常态化抽检频次,发布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指南
- 万科:2021年盈利225亿元 拟分红112.8亿
- 哪些省份最舍得在研发投入上“砸钱”?最新数据出炉!
- 上海通报:一名120急救医生未向求救者出借除颤仪,被停职
- 油价或“七连涨” 机构预计加满一箱多花4.5元
- 俄罗斯态度缓和 欧洲买家可继续用欧元购买天然气
- 主要股东反对默多克将新闻集团与福克斯公司合并,倾向拆分等替代方案
- 新债王冈拉克:收益率曲线倒挂不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别信他们
- 上海电气发布业绩快报 2021年亏损99.88亿元
- 最高100元!部分航司将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标准
- FTX投资损失1.5亿美元,红杉资本罕见向投资者致歉
- 安顺市原市长宋晓路转任贵州省文旅厅副厅长,保留正厅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