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为何频频“落跑”
来源:证券时报
正是落跑为了努力偿还债务,尽快修复糟糕的日本资产负债表,这些企业就不得不拼命地去节衣缩食,企业去控制成本。为何如此一来自然对其经营行为中的频频科研、市场,落跑甚至是日本质量投入,都形成了严重的企业挤出效应。
韩和元
英国老牌刊物《经济学人》杂志,为何最近将目光聚焦到了上。频频该杂志观察到,落跑丰田章男在1月26日宣布将把全球最大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交给二把手佐藤恒治“掌舵”。该杂志认为,企业这一举措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为何信号:丰田已经是当前的趋势——电动车里的落后者了,现在是频频时候让新一代管理者加速带领公司汇入电动时代。
近年来日本汽车产业确实呈现疲态。据日本共同社1月31日报道,日本八大车商1月30日公布的2022年日本国内产量为738.6544万辆,较2021年减少0.1%。这是日本八大车商国内产量连续第四年减少,其中龙头老大丰田汽车更是创了新低。事实上,汽车产业已经算是日本最能挺的产业了。
要知道,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曾经引领全球。以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为例,1985年日本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80%。但之后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到本世纪初降到10%以内。在用于生产芯片的光刻机市场,尼康的行业龙头地位在新世纪也被后起之秀荷兰的ASML所取代。
此外,日本企业也曾一度是全球家电领域的绝对王者。在1992年全球十家最大的家电品牌企业里,日本占据了6席。、、东芝、夏普等家电品牌,甚至把美国本土品牌冲得七零八落。但从2010年开始,日本家电企业业绩急速直下。比如冰箱产业,2019年其海外供货量较2010年下降四分之三。家电营收额不到海尔的十分之一。
于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来了。那就是,日本企业为何先后于半导体、家电和汽车产业中频频“落跑”?笔者的答案是,一开始日本政府人为放纵了房地产泡沫。诚如日本大藏省原高官、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所描述的,当时的这一政策令整个日本陷入赌博经济状态,所有企业和个人,不顾主业都跑到房地产上来了。等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整个日本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中。作为应对,日本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双扩张政策。这种政策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那些毫无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存续得更久,这也就意味着资源错配的时间更长。于宏观而言,固化了日本原有的产业模式,同时人为破坏了创造性毁灭(创新)机制。
当一家企业的负债超过其资产时,从技术上来说就意味着它已经破产。而一般企业破产的标准过程大致如下:一家汽车制造厂发现自己的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销,虽然它加大了对产品的销售力度,可还是毫无起色。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只会日趋减少,最终整个企业的资产净值沦为负数。这种企业的失败属于典型的无可救药型,因为它的产品已经彻底地被市场淘汰了。
但从1990年起,在日本发生的情况却并没有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在日本失落的头10年里,事实上它一直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这也就说明了当时的日本产品在海外还有着广阔的市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当时的日本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产品开发还是营销策略上,都处于良性运转的状态,其盈利状况也非常之好,这些企业仍然在不断地创造着利润。
但即便如此,许多这样的日本企业照样因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暴跌,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的巨大的窟窿,而身陷净负资产的困境中。日本六大主要城市商业不动产价格从泡沫高峰期,到位于谷底的2003年和2004年,分别暴跌了95%和87%,使得它们的现值只有当初的1/10。
在资产价格暴跌时,当初用来购买这些资产(或者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获得)的贷款数额却没有变。到1990年代中,日本的企业就都发现,它们不仅丧失了大笔的财富,同时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也陷入了困境。
例如一家大阪的企业,通过借贷拥有了价值1000亿日元的一幅土地,到1995年时它却发现,手中的这幅土地的价值,仅仅只值100亿日元了,而它的资产负债表上却依然保持着700亿日元的负债。换句话说,本来盈余的资产负债状况突然变成了600亿日元的净负债。就这样,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
如美国经济学家辜朝明与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所说的,事实上成千上万的日本企业都属于这种情况。这些企业和个人,为修复其严重恶化的资产负债表,而不得不努力归还债务。也正是因此,在1995年时,日本将利率降到了零,但是无论是日本企业还是个人,都没有增加借贷。相反的是,当这些企业和个人赚到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加大对科研技术和市场的投入,而是加速还贷。辜朝明就在他的《大衰退》一书里提到,到2002年和2003年,日本的净债务偿还额,已经上升到每年30万亿日元以上的空前规模。
但也正是为了努力偿还债务,尽快修复糟糕的资产负债表,这些企业就不得不拼命地去节衣缩食,去控制成本。如此一来自然对其经营行为中的科研、市场,甚至是质量投入,都形成了严重的挤出效应,长期以往无疑会对日本企业的竞争力造成巨大的伤害。
是的,第一个失落的十年期(1991-2000),日本的企业还能够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利润,并用它去偿付当初因为赌博经济而落下的亏空。没有投入,对于现有的产业采取的是典型的收割战略,正是因此,当日本步入第二个失落的十年期(2001-2010)时,这种危害就开始慢慢地凸显出来了。
早于2010年时,丰田就曾爆发过一轮严重的危机。当时《国际商报》的汽车主编何仑就认为,丰田汽车不顾一切控制成本的思想,导致了它的那次全球性危机。他说,“很多丰田车没有经过现实的路试,只是进行实验室里的模拟实验。其实很多车子问题在实验室里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丰田的新车上市时很少宣传自己经过多少公里的路试,因为路试成本太高了。”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扑灭
- ·上海:邮政快递业揽收和投递业务量恢复到常态水平的六分之一
- ·突发!又一公司被立案调查!泽达易盛涉嫌信披违规,实控人正在协助调查,上周刚收到问询函
- ·印度股市延续跌势 印度卢比跌至历史新低 通胀风险加重
- ·不出3年中国或成全球最大数据圈,上海这个“未来之城”首发
- ·IDC: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逆势增长8.1%,未来均价将明显回落
- ·她揣测中国“统一计划”
- ·维他奶原高管离职一年多拒不归还公司电脑,被起诉
- ·官宣跑路?盛大金禧涉嫌非法集资!“不让客户损失一分钱”的实控人已失联
-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底线
- ·央企产业整合提速!这家西北水泥龙头企业将“变身”!
- ·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
- ·中通快递: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63.1%
-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A股市场经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
- ·销售不畅加剧债务压力 融创旗下一笔美元债利息逾期
- ·1000万经营贷买房套利85万?3.7%的低息诱惑下, 房贷转经营贷套利卷土重来
- ·最高法民二庭庭长林文学:正着手研究内幕交易和操作市场侵权民事赔偿问题
- ·走保险修车却被抵押贷款 保险公司赔钱就能结案?
- ·澳大利亚首批加密货币ETF于周四开始交易。
- ·上海徐汇:倾听居民意见调整保供礼包品类,发放前查验每批次物资
- ·宁波一区执行疫情防控临时管控措施,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天一次
- ·格兰仕集团:持续创新 走进“太空家园”
- ·黑龙江通报5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步延胜违规干预插手司法活动,杨明君滥用审计职权插手工程项目
-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引导贷款市场利率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进一步下降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稳定和扩大消费,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时适度降准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携带未成年子女回上海崇明如何申报?能否开私家车返回?解答来了
- ·两千亿专项借款加速落地,“保交楼”成效渐显
- ·大幅下降!“包邮区”消费信贷走弱,压降利率仍为消金主目标
- ·又一万亿板块被利好点燃!大基建情绪不减,挖掘机概念飙升!还有这只医药股正冲击“十连板”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扎实推进开放发展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得到增强
- ·2022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2693亿元 产品品质问题系当下痛点
- ·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宣判
- ·从数据看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保市场主体”依然是重中之重
- ·上海徐汇:坚持把生活物资保障和疫情防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 ·瓦伦西亚两球击溃卡塔尔,“东道主首战不败”定律被终结
- ·湖南发展触及跌停 此前走出11天10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