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日本团队新研究:陨石中首次发现核酸主要成分嘧啶碱基!

日本团队新研究:陨石中首次发现核酸主要成分嘧啶碱基

时间:2025-07-07 15:32:29 来源:揆理度情网 作者:休闲 阅读:559次
小行星龙宫样本

陨石中嘧啶多样性的日本缺乏仍然是一个谜。来自日本的团队科学家们认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从“龙宫”小行星采集的新研样本,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从“贝努”采集的究陨基样本,为科学家了解地外有机分子的石中首次进化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4月26日晚间,发现分嘧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由日本北海道大学、核酸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JAMSTEC)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主成一项研究。他们指出,啶碱对组成DNA和RNA来说必不可少《自然-通讯》的日本嘧啶碱基可能是由富碳陨石带来地球的。

碱基,团队作为核酸的新研结构成分之一,此前已在碳质球粒陨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中被检测到。究陨基DNA和RNA中有两种类型的石中首次碱基,即嘧啶和嘌呤。发现分嘧其中嘧啶包括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嘌呤包括鸟嘌呤、腺嘌呤。

研究团队称,包括碱基在内的一系列外源陨石有机物,可能在后期重轰炸期(又名“月球灾难”,约40亿年前-38亿年前)被运送到早期地球。这些有机物的涌入被认为在地球原始阶段的化学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截至目前,只有嘌呤碱基在陨石中发现过。北海道大学的大场康弘(Yasuhiro Oba)及其同事使用了专门针对碱基进行优化的小规模量化的先进分析技术,优化了碱基的小规模量化范围。他们分析了3颗富碳陨石:默奇森陨石、默里陨石和塔吉什湖陨石。

论文显示,除了此前在陨石中发现的嘌呤碱基,如鸟嘌呤和腺嘌呤,研究团队还首次检测到了各种嘧啶碱基,如胞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以及它们的异构体。这些化合物存在的浓度与模拟太阳系形成前条件的实验预测的差不多。

研究团队认为,这些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可能是在星际介质中经由光化学反应产生的,随后又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融入了小行星。这些化合物最终通过陨石抵达地球,而陨石碱基的多样性可以作为构建早期地球的DNA和RNA的模块。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612-x

作者:贺梨萍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佳能RF镜头选购指南 专业摄影师是这样选择的
  • 光热发电概念继续强势,川润股份五连板,哪些公司在布局相关业务?
  • 科技部等九部门: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 终于熬过限售期? 科瑞技术当上热门概念股 控股股东带头套现逾6亿
  • 恒指再度拉升翻红,中国联通大涨逾8%中国平安涨2%
  • NBA湖人将退役大加索尔球衣,紧邻科比的8号、24号
  • 中消协:近9成被访者遭遇不公平格式条款
  • 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不到位,渤海银行被罚100万元
推荐内容
  • 点“数”成金 数据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 WHO:猴痘现首例人传狗病例
  • 194个国家气象站突破历史极值,哪里受高温影响最大?
  • 多家银行调整黄金定投:每日一价变多价,赎回即时到账,手续费降低
  •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稳坐鱼台 可择机布局硬科技主线
  • 调查:日元快速贬值冲击日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