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中石油地下九千米“掘金”:探索超深井技术保障能源安全 正文

中石油地下九千米“掘金”:探索超深井技术保障能源安全

2025-07-07 00:08:58 来源:揆理度情网 作者:热点 点击:357次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探索超深地层油气储藏,掘金有了新突破。中石

日前,油地《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石油处获悉,下千设计斜深达9186米的米探塔里木油田满深10井鸣笛开钻。满深10井向着塔里木盆地北部超深地层钻进,索超深井标志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向9000米超深层储藏探索又进一步。技术

据悉,保障塔里木油田满深10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安全新疆沙雅县境内,这里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掘金油气藏埋深度普遍在6000~10000米,中石钻探风险和施工难度极大,油地是下千世界级勘探“禁区”。面对挑战,米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近年来不断突破深地极限,索超深井成功钻探超8000米深井41口,刷新了一系列国内外纪录,全面掌握了8000米勘探开发技术,在创新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井控抢险首席专家、川庆钻探公司副总经理伍贤柱向记者表示,超深井钻井已进入8000米时代,但面临的井控形势也愈加严峻。目前,川庆钻探已经将万米深井钻完井技术攻坚列入“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重点工作,新的攀登已经开始。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石油为保障能源安全,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2021年实现国内原油产量753.4百万桶,同比增长1.3%;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42222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7%。

超深井迈向9000米

2021年6月,塔里木富满油田内,满深2井、满深3井等4口探井均获日产百吨以上高产。至此,富满油田从西到东落实了满深、跃满等34条断裂带,资源量超10亿吨,成为我国发现的最大超深海相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做新贡献。

然而,富满油田主要目的层埋深8000米左右,如何将储量转化为产量成为摆在石油人面前的新课题。

超深井技术,被誉为“全球少有、国内独有”的钻完井工程难题。而塔里木盆地因历经数次构造变形,致使油气藏埋深度普遍在6000~10000米。

记者了解到,满深10井作为拓展富满油田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的一口预探定向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新疆沙雅县境内。这里地质构造异常复杂,是世界级勘探“禁区”。

谈及满深10井,中国石油方面提到,这口井的钻探目的是进一步探索富满Ⅱ期奥陶系的储层发育情况、含油气性与流体性质,以实现该断裂带勘探发现。满深10井采用四开井身结构,地层倾角大、井斜极难控制,缺乏可参考的邻井资料,钻探风险和施工难度极大。

为保证优质高效完成这口井的施工任务,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组织勘探事业部、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工程研究院展开联合攻关,在解决9000米级钻完井工程地质难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石油方面表示,一是通过装备配套升级优化,解决“目的层埋藏超深、超高温、超高压”超过油田现有钻具、作业绳缆的安全负载及井下测量工具的额定工作极限问题。二是通过工程地质泥浆三个一体化,解决区域特殊岩性、压力系统复杂导致的井下故障复杂频繁发生、超长裸眼段的安全钻进难度大的问题。三是通过细化目的层井控技术措施与应急预案,有效防控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非均质强、温压系统复杂导致的钻完井漏溢频繁的井控风险。

据悉,当前,塔里木油田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满深10井所在的富满油田是我国超深复杂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示范区。截至目前,满深10井周缘钻探的果勒3井、满深301H井、满深5井、满深8井先后在垂深大于8000米地层获得油气发现,带动油田不断挑战深层、超深层发展,引领和推动我国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突破超深井钻完井技术

完井是钻井工作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油井完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寿命,甚至关系到整个油田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而超深井的复杂性则给完井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近年来,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围绕超深井钻完井,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破解多项超深井钻完井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难题,形成六大专业、57项复杂深井系列工程技术和装备工具,持续保持国内领先。

5月22日,记者从中国石油方面获悉,川庆钻探公司正在钻进的井中有6口,其设计井深超过8000米,最深达8721米。

“精细控压技术是世界公认的解决深井钻井中严重井漏、喷漏同存等井下复杂情况的‘灵丹妙药’,是国际钻井工程前沿技术之一。”川庆钻探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团队技术总负责人李枝林博士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川庆钻探自主研发的“钻、测、固、完”全过程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和装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累计转化推广268井次,较常规钻井减少漏失量91.12%,复杂时效降低86.9%,可大幅减少钻井液漏失,节约钻井周期费用,成为复杂超深井作业必备的工程利器。

全过程精细控压钻完井技术,正是川庆钻探复杂超深井工程技术系列的代表作,也是着眼解决超深井打得成难题的关键核心技术。

“以前的一些超深井虽然打成了,但井底压力和温度太高,完井面临很大困难,要依靠国外公司,从而制约了深部油气资源高效动用。”川庆钻探公司企业专家贺秋云介绍道。

川庆钻探持续攻关10余年,研发形成200℃/140兆帕试油测试成套装备与工具,主要性能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射孔酸化测试联作、试油完井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满足陆上8000米以深油气井试油需求,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应用近千井次,创造测试最大井深8300米、最高井底温度216℃、最高地层压力152兆帕、最高硫化氢含量777.8克/立方米等纪录,高效推动了我国深部地层难动用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

伍贤柱认为,超深井钻井已进入8000米时代,但面临的井控形势也愈加严峻。

伍贤柱表示,作为国内深井超深井钻完井引领者,川庆钻探发展形成双密度钻井、地层压力窗口拓展、非常规压井等多压力系统井控安全钻井技术,研发了非满管流量、井下烃类等监测预警工具,超深井井控风险防控与处置水平国内领先。目前,川庆钻探已经将万米深井钻完井技术攻坚列入“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重点工作,新的攀登已经开始。

作者:焦点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