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保险日报:三大因素助力财险大打翻身仗,人身险信披新规将至
2022年上半年,月日财产险公司相较于人身险公司可以说是保险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业务增速实现碾压、非上市净利润规模更是日报人身罕见超越后者。
业务增速碾压:上半年,大因打翻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增速达9.4%,素助身仗而人身险公司仅为3.5%。力财
非上市净利润规模反超:就已经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险大险信非上市险企而言,72家财产险公司实现净利润50.6亿元,披新同比下滑12.69%;而61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仅为42亿元,月日同比降超8成。保险
财产险公司“扬眉吐气”背后,日报人身还伴随着综合成本率下降(主要是大因打翻赔付率下降)、投资收益率回升等利好因素,素助身仗且随着下半年疫情得到更有效的力财管控,更多稳经济措施的险大险信落地,财产险公司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原保险保费增速甚至有望达到两位数。
不过,隐忧依然存在,不同体量险企之间的马太效应正愈发显著,非车险竞争加剧之下承保利润也面临沉重压力。
数据显示,7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53家财险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超近7成,但大部分险企净利润集中在1亿元以下,超过1亿元的,只有11家。其中,仅国寿财险一家突破10亿元;英大财险8.13亿元,排名第二;鼎和财险6.33亿元,排名第三。就单个公司而言,很显然,盈利能力仍远远不及寿险公司。
总结上半年财险大打翻身仗背后的原因,三大因素显然不可小觑。
人身保险产品的复杂性以及信息不清晰使得销售误导一直成为保险投诉高发地,而随着即将到来的新规,人身险产品以后将会变得更加透明。
继今年2月份首次公开征求意见,银保监会8月2日就《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度征求意见,并将于2023年6月30日起施行。
业内人士认为,和过去的人身险新型产品信披规定相比,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扩展产品信息披露范围至全部人身险产品,并对于保险产品设计、销售、理赔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要求做了全面覆盖,将成为人身险产品信息披露的纲领性文件,防范保险销售误导,引导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银保机构正在对A股上市公司开启密集调研模式。数据显示,7月1日至7月31日,共有95家银保机构合计调研上市公司608次,其中,保险机构成为调研主力,银行理财公司调研次数同比增幅较大。行业方面,电气部件与设备、工业机械、区域性银行等领域成为银保机构的调研重点。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指出,预计A股宽幅震荡概率较大,可关注政策超预期带来的投资机会。在配置策略上,建议成长赛道与消费板块并重,动态控制组合估值,平衡配置控制回撤。
优化信用评级体系、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围绕“新市民金融服务”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民生议题,各银保监局近期频发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创新产品、拓宽渠道,全面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让新市民不仅“落得住脚”,更要“扎得下根”。据上海证券报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个银保监局细化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政策。
受访人士认为,新市民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产品丰富性、服务便捷性等方面均有提高空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银保监局正在通过设立“新市民消费者服务专区”、组织研发专项产品等方式逐步解决“痛点”问题。
(责任编辑:焦点)
- ·“T+7”延迟赎回属罕见 富荣中短债继续大跌12%
- ·一“指”直达科创板核心“硬科技” 华安科创芯片ETF正在发行
- ·“带押过户”再添一城,新交易模式对二手房价影响几何?
- ·多地探索实践“区域集中供冷”,能否有效应对高温袭扰?
- ·两名高管被列入“黑名单”私募上海民享因失联被强制注销 重罚之下行业严监管成共识
- ·美国加州漏油事故7年后和解 管道运营商将赔2.3亿美元
- ·晒法拉利、豪宅!南宁一无业男子骗走8位“女友”134万元……
-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即将上市,最佳赏食期在10月中下旬
- ·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
- ·欧洲金融监管机构提议对能源衍生品交易实施欧盟层面的熔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