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禁燃” 新能源车企底气何在?
在8月27日举办的禁燃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一举将“停售燃油车”话题带上行业热搜。呼吁朱华荣表示,源车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停售燃油车的企底气何基本条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和产业明确研究传统燃油车停售的禁燃期限。话音刚落,呼吁便在产业内部引起广泛热议。源车
无独有偶。企底气何8月22日,禁燃海南省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呼吁重申“到2030年,源车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企底气何这意味着,禁燃三年前就提出相关目标的呼吁海南省已进入“禁燃”实操阶段。
随着各国减碳步伐的源车提速,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包括挪威、荷兰、德国、英国等在内的欧洲国家,相继提出各自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不过,尽管欧洲在“禁燃”方面步子迈得很大,但各国国情有一定差异,企业端也存在“大象转身难”的困境,对全面“禁燃”的争议不绝于耳。
车企为何急迫呼吁“禁燃”?
我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成效显著,引领了全球的电动化转型潮流。不过,在实施停售燃油车方面仍相对谨慎。那么,车企为何急迫地呼吁国家从顶层设计上研究停售燃油车的期限?
首先,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且市场占有率已显著超越业界此前的预期。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已成为必然,企业提早转型,更利于率先抢占市场蛋糕。
其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上成果显著,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充换电网络、智能网联等方面,不仅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还建立了完备的产业链体系。这给了中国车企敢于迈出全面停产燃油车关键步伐的底气。
此外,车企提出以及呼吁的停售燃油车,并不是“一刀切式”地发展纯电动车,而是通过纯电、混动、增程、氢能等多重技术路线并举的方式,有序向全面新能源转型。
全面停售燃油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势必需要理性判断、谨慎行事。我国的汽车市场庞大,各地的基础设施情况、道路交通条件也不尽相同,推动“禁燃”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电网的承受能力以及售后维修、电池回收的配套保障。
企业在此时发出呼吁,一方面是对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信赖,希望有“时间表”可依,及时调整自身的布局和战略;另一方面,业界也期待国家借势新能源汽车加快低碳转型步伐,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汽车行业的力量。
电动化转型达成共识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不仅是产业自身的事情,还牵涉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要符合降低碳排放的趋势和要求。不过,就汽车行业而言,目前产业界内部仍然沿用着“双积分”政策进行自我约束和考核,还没有专属于汽车行业的减碳路线图可供参考。因此,此次大会上,多位与会嘉宾呼吁,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碳排放政策、标准、体系协同。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顺应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2.1%;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增长至2022年7月底的1227万辆,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13.3万辆增加至2376万辆。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还与能源变革、节能减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大会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全人类的共识,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证券时报
相关
如何缓解电动车主“里程焦虑”?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共同印发方案,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到明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
此举是打通电动汽车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不足,让不少消费者患有“里程焦虑”,不敢买车,买了车不敢出远门,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充电桩建设也成为加快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绕不过去的重要环节。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充电设施;进一步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投资运营模式;加强维护管理和服务,让充电桩不仅建好还要用好。同时,发挥信息化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公路沿线充电桩设置及实时使用情况,让车主心中有数,可以放心开车上路。此外,在节假日期间预测流量较大的服务区适当投放移动充电基础设施,满足高峰时段充电需求,解决电动车主的后顾之忧。
据经济日报
- ·大豆扩种成效显 多措并举保障农民收益
- ·担心在核酸检测时交叉感染?中疾控专家回应
- ·经济日报:提升老年人服务专业化水平
- ·追问核子华曦核酸假阳:为何频发?有哪些利益关联?
- ·投资人感慨:江湖变了,光靠钱几乎根本拿不到好项目了
- ·中国社科院张明:宽松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宽松货币政策万万不能
- ·金融新基建丨从数据需求方到共享方,金融机构如何完成身份转变?
- ·顾军:完整核工业创新链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
- ·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新背景下推进金融改革要注重整体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和爆破点
- ·深化服务功能、对标国际,两大报告全景式勾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
- ·宁夏银川:开展购房促销活动,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
- ·河南发行80亿专项债,将以转股协议存款方式补充中原银行资本金
- ·宁波一区执行疫情防控临时管控措施,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天一次
- ·道达投资手记:盘面下跌未现慌乱 市场迎来转机?
- ·最新全球排名!北京第一,中国这些城市也上榜了→
- ·大众:“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无可匹敌”
- ·默沙东将溢价收购,Imago BioSciences飙涨超100%
- ·证监会: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鼓励优质房企发行基础设施REITs
- ·花房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周鸿祎为大股东,聚焦Z世代,年营收46亿元
- ·图解|北京当前疫情“祸首”与之前毒株、外地毒株有何不同
- ·越秀地产:战“疫”日记|“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的硬仗”(二)
- ·乌鲁木齐市将出台一揽子助企惠民纾困“政策包”
- ·中建系底价摘走北京四批次首宗地 明日41个报名主体竞逐5宗地
- ·阅文集团11月28日斥资约500万港元回购20万股
- ·青岛出现“砸盘价”
- ·租来的保时捷致1死4伤3车受损,保险公司拒赔,租车公司起诉,法院判了
- ·英国油气暴利税砸到了自己?壳牌重新考虑250亿英镑在英投资计划
- ·天价锂矿争夺大戏再生变!宁德时代半路杀出,第三轮股权拍卖悬念丛生
- ·中国品牌二次冲高:能否撬动百万级豪车市场?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欧洲领导人错误决策导致能源危机
- ·苹果谷歌被指移动生态双寡头垄断,英国启动第二阶段反垄断调查
- ·拼多多发布三季度财报:营收355亿,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供给侧升级
- ·网传重庆一混阳志愿者给市民做核酸?当事社区否认
- ·华中科技大学马敬东:通过数据驱动使业务模式发生巨大转变
- ·苏宁易购在内江中院被申请破产?回应:案件不涉及苏宁易购集团,申请人与苏宁易购并无债权债务关系
- ·俄乌冲突倒逼变革,德国为什么能不惧冬日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