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虚假打折:终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人民日报任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
切实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安全感(人民时评)
李思辉
专注于改善购物体验,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评虚信任度、安全感,假打将失商家才能真正赢得市场、折终赢得未来
作为常见促销手段,去消打折能够让商品更具性价比,人民日报任帮助商家吸引客户。评虚如今,假打将失随着电商行业的折终快速发展,每逢“618”“双11”等节点,去消相关促销活动打折力度往往较大,人民日报任既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评虚也促进了社会消费。假打将失然而,折终一些虚假打折现象频频出现,去消且花样不断翻新。
标价不实,先涨后降,“大数据杀熟”,在满减优惠等方面藏“猫腻”……从线上到线下,层出不穷的套路令人防不胜防,导致不少消费者中招。有的人被打折所吸引,在完成消费后却发现,促销商品竟比打折前还要贵。虚假打折其实是掩耳盗铃,有关行为不仅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也有损价格诚信、商业诚信,甚至影响社会诚信,危害不可小视。商家采取虚假打折手段,虽能获得短期利润,却终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治理力度,集中整治虚假打折等市场乱象,取得了实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主题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国内消费环境总体表示放心。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虚假促销的形式日趋隐蔽,新变种不断出现。因此,相应的治理举措也须与时俱进。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经营者在进行价格比较、折价、减价等活动时的具体要求,列举了予以禁止的典型价格欺诈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治理虚假打折,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深入推进。首先,依法加强惩治力度,对虚假打折等违法经营行为露头就打,提高其违法成本。其次,依法健全严格的“原价”认定,督促商家遵守相关规定,禁止随心所欲虚标价格、进行虚假打折。此外,还可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法违规者实行行业禁入,推动商家增强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就能维护市场秩序,改善消费体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虚假打折现象侵害消费者切身利益,必须依法予以规范。当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释放消费的力量。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要对虚假打折、价格欺诈等行为加强治理。通过依法整治,创造更安心的消费环境,有助于提振消费者的信心,从而激发购买力、促进消费。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也应尊重和保障商家正当权益。比如,《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了“经营者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故意”等不属于价格欺诈的3类情形。既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避免对商家造成误伤,才能促进公平交易,真正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打折实质上是一种让利多销、打造口碑、吸引客户的促销手段,绝非价格欺诈。营销打折产品,需要价格诚实、保证质量,否则只能做“一锤子买卖”。在法治更加健全、消费者权利意识更强的今天,专注于改善购物体验,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安全感,商家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相关文章
- 9月1日下午,保险集团)公司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通报中央给予王滨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主持会议并讲话,驻中国人寿纪检监察组组长、公司党委委员李眈陆宣布中央纪委《关于给予王2025-07-05
- 据俄罗斯外交部官网消息,当地时间25日,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与美国驻俄大使沙利文见面并讨论了一些双边问题。 总台记者 朱静)2025-07-05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5
- 文/李贝贝4月25日,财联社、中国证券报等媒体报道,网传央行召集商业银行及多家房地产公司开会,内容涉及房地产并购等问题。参会企业包括恒大集团、融创中国、中梁控股、、广州富力等12家房企。上述媒体报道称2025-07-05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5
- 4月25日晚,北京市第31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处于关2025-07-05
最新评论